节气藏大美 探寻中华文物中的“芒种”
央视网 2023-06-06 23:07:57


【资料图】

央视网消息: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从未中断,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。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萌芽于夏商时期,它们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,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。今天(6月6日)6时18分,我们迎来“芒种”节气。历书记载,“五月芒种为节者”,是因为这时“可以种有芒之谷,故以芒种为名”。此时,正是北方收麦与南方种稻的时候,因此“芒种”也可解释为“有芒的麦子抢收,有芒的稻子快种”。接下来,我们一起看看“芒种”在哪些文物里留下了亘古弥新的文化习俗。

在北忙收 家家麦饭美

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,人们学会顺应天时、规划秩序。芒种时节,梅黄麦熟,大江南北皆为收获与耕作的热闹景象。

敦煌谚语说:“风中扬谷,秕者登先。”北方忙麦收,粮食在经过捶打晾晒之后,还要就着夏日热气顶风扬谷,去虚华存饱满,为仓廪实劳作,为“家家麦饭美”辛勤。文献记载,唐代天宝年间,河西地区收购的粮食多达三十七万一千余石,约占当时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,而敦煌就是河西主要的一处产粮区。

在南忙种 梅雨稻田新

芒种,意味着仲夏正式开始,带来青梅初熟,也带来秋粮播种的最佳时间,于是就有了“梅雨稻田新”一说。宋代诗人陆游写道: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”因此,芒种又被称为“忙着种”。虽说收种两头忙,但芒种这一节气名称更侧重于前瞻性地提示人们勿过天时,抓紧播种,以成丰年。

趁天长 忙惜时 努力从今始

文献记载,从汉朝起,小麦逐渐在敦煌扎根,到了唐代水稻也在这里落户。石窟画匠用“异地同图”的方法将播种与收获放在同一幅壁画里,颇有意趣,或许在用先贤的智慧提点后人,无论夏收还是夏播,都要抢时间、占先机。谚语说:“小满赶天,芒种赶刻。”更具“时机”意味的芒种,也提醒着今天的人们,趁天长,及良时,努力请从今日始。

节气藏大美 探寻中华文物中的“芒种”

2023-06-06

【新要闻】主板短路 闪灭_主板短路

2023-06-06

汉滨区吉河镇龙潭村扶贫互助协会_关于汉滨区吉河镇龙潭村扶贫互助协会简述

2023-06-06

新套路!伪造证监会文书,连骗带威胁-焦点热闻

2023-06-06

头痛的小科普

2023-06-06

​首开股份:5月实现签约金额53.51亿元

2023-06-06

世界快资讯:陕西靖边警方破获两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

2023-06-06

抢不到五月天门票的年轻人,都在哪里发疯?

2023-06-06

房地产行业:2023年1-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

2023-06-06

马斯克称未来房价下跌将加速

2023-06-06

全球热点!【东方24节气·芒种】芒种养生,宜清热防暑除湿

2023-06-06

“咖啡+暖食”拉升门店销售额 Tims天好中国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49.8%|每日观察

2023-06-06

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提交文书参加总统竞选

2023-06-06

网约车运力饱和红灯亮起?多地预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|环球热文

2023-06-06

法网:小兹维3-0完胜迪米特洛夫 鲁德鲁内挺进八强

2023-06-06

黄金雨·金丝猫(国画)-世界快看点

2023-06-06

全球新动态:红豆杉树皮药用功效是什么(红豆杉树皮功效与作用)

2023-06-06

当前时讯:270分山西能上什么专科学校左右的公办大学

2023-06-06

教育部联合北京政府共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 热消息

2023-06-06

乙肝大三阳是什么程度_乙肝大三阳是什么-世界速读

2023-06-06